翻页   夜间
藏书文学 > 孙若微朱瞻基_ > 第367章愚忠尽子职(2)
 
于是朝堂内外开始流传一种声音,说是北京原是元朝蒙古人的大都,皇城内外依旧盘踞着外夷的莽气,不适合汉人的真龙天子居住,而原本就反对迁都的保守派大臣们也开始轮番劝谏,叩请天子重新启用南京都城。由此又引发了一场新的政治风波。

时隔半月,纷争依旧未决。

这日早朝,金殿之上,朱棣面对朝中元老重臣的再次启奏,终于把目光投向了皇太子朱高炽。

朱高炽内心深处巴不得早早回到风光旖旎、温暖舒适的南京城中,只是他再清楚不过,朱棣之所以把大明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不仅仅是表面上所说的完全出于威吓蒙古部落的战略作用,也不完全是街头巷议的那般,说朱棣原为燕王,这人老了总想着叶落归根,把都城和陵寝都迁至自己旧时的封地才觉得踏实自在。

朱高炽很清楚,朱棣迁都的决心是因为他的皇位毕竟不是从先祖那里按大统承继过来的,所以身处南京皇宫,就会常常想起这皇位与皇宫都是经过杀戮和流血的战役才从侄儿手中抢过来的。这才是他弃南京城而北迁的真正用意。如此一来,谁要是当堂反对迁都,那就是反对朱棣,让他如芒在身,他是万万不会同意的。

所以此时,尽管朱棣把目光投向太子,可朱高炽只是以袖掩面,轻咳不已,并不开口。

立于殿中的皇太孙朱瞻基看在眼中,心中百感交集,自己的父王总是让他如此揪心。原本这是一个多好的机会,明知皇爷爷的意思,就在殿上开口维护迁都之议,说几句劝慰百官安心的话,自然会讨得皇爷爷的欢心。

可是父王偏偏三缄其口、不置可否。

其实父王错了,这个时候哪里会有明哲保身、两不得罪的出路?金殿之上,面对百官的提议,太子不出面相斥,在皇爷爷看来自然就是附议和支持,也必然让皇爷爷心中不快。

朱瞻基想开口,可是他却不能表态,因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规矩在那儿压着,既然皇爷爷和父王都不表态,他又怎可擅言?他只是悄悄把目光转向左侧第二位大臣,他最为信赖和尊重的大学士杨荣。

目光交会,杨荣则出列起奏。他先是陈述了一番迁都北京对于解除蒙古部的威胁有不可低估的战略作用,最后又画龙点睛地说道:“皇上继承大统,又以蓟燕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内跨中原,外控朔漠,宜为天下都会,乃诏建北京焉。此乃千秋万代之明策,万万不可因为雷击之偶然事端而更迭!”此语一出,立即得到户部尚书夏原吉,吏部尚书蹇义等人的支持及附和。

然而也有人不识时务。“只是三大殿乃皇宫门户,这突遇雷击而燃毁,怕是天谴吧!”平江伯陈瑄刚一开口,便感觉到一道厉光自金殿正中龙座上方向自己射来,他立即跪地垂首说道:“这是民间百姓之妄议。”

朱棣的目光从陈瑄的脸上掠过满朝文武,脸上挂着一丝若有若无又极难揣测的笑容,这笑容中藏着阴冷的杀伐之气,最终他的目光停留在皇太孙朱瞻基的身上,这才面色稍缓,真正有了些许的柔和。

朱瞻基“扑通”一声跪下,他语气和缓淡然说道:“杨学士所言极是,北京乃是固我大明万代之吉地,迁都乃是兴国之圣举。而平江伯所奏街头民议也不可不理,瞻基以为,此番雷击示警,是在提醒我等要居安思危,处处为社稷与民生着想,不可有一时半日的懈怠,这样才能永享太平。”

朱棣连连点头,目中满是赞许之色,目光掠过群臣缓缓说道:“皇太孙说得极是。既然是上天示警,做臣子的首先要想想是不是民间有什么疾苦,地方州县是不是太平,吏治是不是清明,不要只想着是不是朕的行为哪里有差。”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