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藏书文学 > 历史选择——长征中的红军领袖 > 第56章
 
警卫员吴吉清急忙招呼贺子珍到路边沟里隐蔽。但贺子珍却不顾个人安危,上前去帮助伤病员隐蔽。敌机朝吴吉清和贺子珍所在的方向快速俯冲而来,吴吉清拉起贺子珍就往路边跑。敌机先用机关枪扫射,随后又投下一枚炸弹。

当炸弹的硝烟消散一些以后,贺子珍发现在不远的路上,有一副担架。担架员已被炸死,担架上的伤员正挣扎着要爬起来。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使她不顾一切地跳出小沟,向伤员冲过去。正在这时,突然另一架飞机朝贺子珍所在的方向俯冲下来,接着又是一阵猛烈的机关枪声和炸弹的爆炸声。隐蔽已经来不及了,贺子珍毫不迟疑地向伤员的身上扑去,她只感到浑身一阵剧烈的疼痛,顿时失去了知觉。

吴吉清急忙把倒在血泊中的贺子珍轻轻地抱上担架。贺子珍的血从军衣上大片大片地渗出,吴吉清哭了,周围的同志都为贺子珍舍己救人的精神所感动。

经总卫生部的李芝医生检查,发现贺子珍的头部、上身、四肢共17处中弹。因为当时没有麻醉药,只服了几片止痛片,打了一针止血针,取出了浅表弹片。深入体内的弹片一直没有被取出。直到1984年贺子珍去世,有的弹片还被一起放进她的骨灰盒里。

过了好一会儿,贺子珍才苏醒过来。见周围的许多同志都在哭泣,贺子珍用微弱而坚毅的声音说:“同志们,不要难过,血债要用血来还!”

由于贺子珍的伤势太重,休养连的领导反复商量,觉得比较稳妥的办法就是找一家老乡,把贺子珍留在那里养伤。贺子珍苏醒后,考虑自己伤重,得很长时间躺在担架上行军,怕增加组织上和同志们的负担,也主动向连里提出,把她留在当地老乡家里。她的意见和连里的想法不谋而合。连里立即打电话给毛泽东,报告了贺子珍受伤的消息和连里的处理意见。

当时红军正在抢渡赤水河,事关红军能否摆脱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的重要时刻,毛泽东一刻都不敢离开指挥岗位,无法分身去看贺子珍。他马上回了个电话,说:“不能把贺子珍留在老百姓家,一是无医无药,无法治疗;二是安全没有保证,就是死也要把她抬着走。”他立即派傅连暲医生去休养连,协助连队医生进行抢救。同时,又把自己的担架调给休养连,帮助抬贺子珍。接到毛泽东的电话,连里放弃了把贺子珍留在当地的计划,嘱咐担架员抬她时尽量拾得平稳,减少颠簸。

贺子珍在担架上时而清醒,时而昏迷。当她清醒时,考虑到休养连老同志和伤病员多,担架和马匹少,因而一再向组织上提出把她留在老百姓家里的要求。每一次提出这样的要求,她都强烈克制着自己感情上的波澜,因为她深爱着毛泽东,这一别就可能是永远的诀别。但她又是一个坚强的战士,一个以革命利益为重的人,她不愿拖累部队。

一次,贺子珍从昏迷中醒来对身边的吴吉清说:“前面的道路是曲折漫长的,但胜利一定会到来。很可惜,我大概不能和你们继续前进了,因为那样会拖累你们。希望把我寄放在这里的老百姓家里,不要继续抬着我走了。将来革命胜利了,我们再见面。……革命胜利后,你要想办法把小毛他们找到。你是知道的,主席特别喜爱小毛这孩子。如果将来小毛找到了,你告诉他:他的母亲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在长征路上,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要小毛继承母亲的遗愿,为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这番催人泪下的话,使吴吉清禁不住热泪盈眶。他哽咽着说:“贺大姐,怎么也不能把您一个人留在这里。只要我们还有一口气,一定要抬着您走。”

贺子珍负伤的第二天,毛泽东终于抽出空,飞马来到休养连探望。毛泽东一一看完了受伤的同志,逐个进行安慰,然后向贺子珍的担架走来。他弯下腰细细察看贺子珍的伤情,只见她头部、脖子上和身上,缠满了雪白的绷带,脸色自得像一张纸。毛泽东心里一阵阵辛酸,用手将她的被子掖好,轻声而又温情地问:“子珍,怎么样?”

在最需要感情安慰的时候,贺子珍听到毛泽东那非常熟悉而亲切的声音,心情异常激动,眼角淌出晶莹的泪花。她柔情地望着毛泽东,恳求说:“润之,把我留下,你们前进吧!”

毛泽东是个情感丰富的人,听了贺子珍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深情地说:“子珍,你不要那样想。我和同志们绝不会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

贺子珍精神上得到极大的安慰,增强了与伤痛作斗争的力量。她在担架上足足躺了3个月,伤势才逐渐好转,重新迈开自己的双腿继续行进在长征路上。

贺子珍虽然后来历经坎坷,又最终与毛泽东分手,但长征途中的这段经历,她始终铭刻在心。每当回忆这段往事时,她眼睛里总充满了深情,对人说:“是毛泽东救了我的命。我当时昏迷着,不知道连里曾经决定把我留下,放在老乡的家。当然,连里这样决定也是一片好心。但如果那时候毛泽东同意了,我就没命了。我的伤势那么重,农村又没有医疗条件,不要说碰到敌人了,就是光躺着也要死的。”

毛泽东后来对贺子珍说:“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只在三种情况下流过眼泪:一是我听不得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受苦我忍不住要掉泪。二是跟过我的通讯员,我舍不得他们离开,有的通讯员牺牲了,我难过得落泪。我这个人就是这样,骑过的马老了,用过的钢笔旧了,都舍不得换掉。三是在贵州,听说你负伤,要不行了,我掉了泪。”

长征前,邓颖超患了肺结核,她是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参加长征的。由于体质虚弱,邓颖超被安排在干部休养连边行军边休养,终日躺在担架上,很难与身负重任的周恩来相见。由于肺病治疗十分需要户外大自然新鲜空气的营养,长征客观上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邓颖超的身体逐渐好转。到红军二出遵义时,她到宿营地后已能下地走一走。

谁知天公故意刁难,邓颖超日渐好转,周恩来却又大病一场,几乎要了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